您现在的位置是:探索 >>正文

暴下剖析码的价隐藏值密解深度锁风

探索75人已围观

简介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对dYdX这款产品始终保持着特别的关注。记得去年分析v4版本时,我就被它从以太坊迁移到Cosmos的大胆决策所震撼。如今主网上线后的表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,但12月的代币解锁潮却像悬在市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v4版本的华丽蜕变说实话,dYdX这次的升级确实够"硬核"。10月底看到主网正式上线的消息时,我正在喝咖啡,差点被这则新闻呛到。他们不仅把整个系统开源... ...

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对dYdX这款产品始终保持着特别的关注。记得去年分析v4版本时,我就被它从以太坊迁移到Cosmos的大胆决策所震撼。如今主网上线后的表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,但12月的代币解锁潮却像悬在市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
v4版本的华丽蜕变

说实话,dYdX这次的升级确实够"硬核"。10月底看到主网正式上线的消息时,我正在喝咖啡,差点被这则新闻呛到。他们不仅把整个系统开源了,还完全放弃了协议控制权,这种"壮士断腕"般的决心在如今的DeFi圈实属罕见。

作为一个经常使用各类DEX的交易者,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订单簿的流畅度简直可以媲美Binance这样的CEX巨头。数据显示其市场份额已经占到整个DEX永续合约市场的60%,这个数字相当惊人。

解锁风暴还是虚惊一场?

12月15%的代币解锁确实是个大事件。我看不少社群已经开始恐慌性讨论,但从业内视角来看,情况可能没想象的那么糟糕。这些解锁代币主要流向早期团队和投资者,他们往往是最不愿意砸盘的群体。

我专门做了个数据推演:按照当前PoS公链平均52.4%的质押率计算,再结合dYdX链20%左右的诱人年化收益,预计至少有40%的代币会被立即质押。这就好比你把钱存进高息账户,谁会急着取出来呢?

估值模型的多元视角

在研究估值时,我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:

DCF模型:设置了基础、悲观和乐观三种情景。最让我惊讶的是乐观情景下的47亿美元估值,这说明如果牛市来临,dYdX的增长空间非常可观。

可比分析:对比GMX、Synthetix等同类型项目后发现,dYdX的PS比率明显偏低。这就好比发现一只市盈率只有行业平均一半的绩优股,投资价值不言而喻。

概率加权:综合各种因素后,我认为年底2.99-4.12美元的价格区间是比较理性的预测。相比当前价位,还有不错的上涨空间。

写在最后的风险提示

虽然我整体看好dYdX的发展,但必须提醒几点风险:首先,整个加密市场仍处于高度波动状态;其次,Cosmos生态的发展也存在不确定性;最后,如果质押收益不及预期,确实可能导致部分解锁代币流向市场。

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,不要被短期波动影响判断。记住,在加密市场,最好的投资策略往往是"Buy the rumor, sell the news"的反向操作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区块链收费的艺术:什么时候该向用户伸手要钱?

    探索

    说实话,定价这事儿可真让人头疼。咱们见过太多创业公司一开始疯狂烧钱补贴用户,就为了抢占市场份额。但这招儿能一直玩下去吗?显然不行。收费的纠结:要面子还是要里子?每次跟创业者聊到这个话题,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焦虑。"现在收费会不会吓跑用户?""竞争对手还在免费,我们是不是太急了?"这种心情我太理解了。但咱们得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:做生意不是做慈善,总得赚钱才能活下去。就拿我家楼下那家咖啡馆来说,刚开业... ...

    探索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8月21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透过迷雾看清BTC和ETH的真实走向

    探索

    说到昨天的交易,还真是让人捏把汗。我在欧洲交易时段113360附近果断开了个空单,最终在112670成功止盈。现在市场就像个醉汉在跳舞,跌多了就晃两下,涨点又马上打回原形。但我要提醒各位,千万别被这点反弹蒙蔽了双眼!这绝对不是底部信号,更不能成为你盲目抄底的理由。比特币(BTC)技术面剖析从日线来看,昨天的K线就像个不甘心的小阳线,夹在一堆阴线中间显得特别突兀。价格就像个被罚站的学生,乖乖地站在均... ...

    探索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一位大学教授的Web3安全创业传奇:顾荣辉用数学思维重塑行业标准

    探索

    最近在翻阅《福布斯》中文版时,我注意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——CertiK联合创始人顾荣辉的创业历程。说实话,在遍地都是创业神话的Web3领域,这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故事还是让我眼前一亮。数学天才的商业冒险顾荣辉的办公室墙上挂着CertiK的logo,那面盾牌中的"∀"符号总是能让他眼睛发亮。每当有新员工入职,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解释:"这个数学符号代表'for all',意味着我们要用数学方法保护... ...

    探索

    阅读更多